NY∕T 1611-2017 玉米螟测报技术规范(农业)

ID

7565C77072C04134899B9F304FD71224

文件大小(MB)

1.03

页数:

14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1-12-24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B 16 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玉米螺测报技术规范,NY/T 1611 一2017,代替NY/ T 1611-2008,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recast technology of the corn borer,2017 - 12 - 22 发布2018 - 06 -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NYjT 1611-2017,目。昌,本标准按照GB/ T 1. 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NY/ T 1611- 2008 (( 玉米蟆测报技术规范》。与NY/T 1611-2008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一玉米螺发生世代分区FB 正文移至附录;,一一对玉米螺发生程度分级指标进行了修改,末代以百株虫量、其他各代虫株率改为被害株率,调,整了各代分级指标数值;,-一删除了第一、第二代幼虫剥轩调查内容,改为调查被害株;,一一卵和幼虫普查用5 点取样、每点取20 株代替原来的棋盘式10 点取样、每点10 株的内容;,一一性诱技术中诱捕器由原来的水盆改为干式新型诱捕器,其类型、设置方法和设置地点进行了,规定;,一一越冬基数调查每种储存类型随机取样5 点以上、每点剖查不少于20 株(穗) ,改为每种储存类,型随机取样5 点、每点调查20 株(穗) ,删除每点调查虫量不少于20 头的规定;,一一删除了冬前基数调查死亡原肉的内容,即按真菌、细菌、蜂寄生、蝇寄生及其他等进行辨别;,-一玉米蟆化蜗和羽化进度调查只在越冬代中进行,删除越冬代调查死亡率、死蜗数和死幼虫数等,内容,不再计算死亡率,简化了计算公式;,一-根据生产上大旗危害范罔扩大,秸轩中有一定数茧的大摆越冬幼虫的实际情况,增加了大蟆调,查,对相应表格进行了调整,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河北省植保植检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杰、姜玉英、曾娟、纪同强、刘莉、杨万海、王春荣、谈孝凤、张振锋、杨桦、魏新,政、马晓静,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一-NY/ T 1611-2008 ,I,NY /T 1611-2017,玉米蟆测报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螺发生程度分级指标、越冬基数调查、越冬代化蜗和羽化进度调查、成虫数茧调,查、卵量调查、幼虫和作物被害情况普查、预报方法、测报资料收集、汇总和汇报等方面的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玉米田玉米膜调查和预报,2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发生(5 级)。各地,生的最后一代)以虫口,种植面积的比率即,3. 1.2 调,选取玉米秸,3. 1. 3 调查方法,每种储存类型,下方,用小刀划一纵向,记载玉米膜等蟆虫,主作物的储存量(率) ,用加权,冬前调查表(见附录B 的表B. l) ,同时,选择一批含虫量大、冬季,度用,3. 2 冬后基数调查,3.2.1 调查时间,.,大发生,地玉米秸轩、穗轴等寄,结果记人玉米蟆越冬基数,备做翌年春季调查化蜗、羽化进,在春季化蜗前调查一次,即一代区5 月中旬, 二代区5 月上旬, 三代区4 月中旬,四代区3 月中旬,五代、六代、七代区3 月上旬,3.2.2 调查地点,在冬前调查的同一地点的玉米秸秤上进行,1,NY /T 1611-2017,3. 2. 3 调查方法,方法同3 . 1. 3 ,调查玉米旗和其他蟆虫活虫和死虫数量,计算其死亡率和百手干活虫数。结果记人玉,米膜越冬基数冬后调查表(见表B. 2) ,4 越冬代化蜗和羽化进度调查,4. 1 调查时间,在冬后基数调查时开始,每5d 调查一次, 化蜗率达90 % 以上时停止,4. 2 调查地点,在冬前选留的秸秤上进行,4. 3 调查方法,方法同3 . 1. 3 ,每次剖查的活虫不少于30 头,检查活虫或蜗(壳)及其数量,按式(1)、式(2) 分别计,算化蜗率、羽化率,结果记人玉米螺化蝠和羽化进度调查表(见表B. 3) ,A = _ 'P. +:.P' ',: ' . X 100 ……………………… …………… (1),P 十Pm+ L,式中:,A -一一化蝠率,单位为百分率( % ) ;,P -Ni 蜗数,单位为头;,Pm 一一蜗壳数,单位为头;,L 一一活幼虫数,单位为头,式中:,β一-羽化率,单位为百分率( % ) ,5 成虫数量调查,5. 1 调查时间,B = Pm,??X 100 …………………………………… (2),P+Pm+ L,一代区5 月中旬, 二代区5 月上旬, 二.代区4 月下旬,四代区3 月中旬,五代、六代、七代区3 月上旬,开始,至成虫终见为止,5. 2 灯诱,5.2. 1 调查地点和环境,在长势好的玉米田块附近,安装1 合自动虫情测报灯(或普通黑光灯) ,要求其四周没有高大建筑物,或树木遮挡,并远离路灯和其他光源,灯管下端与地表面垂直距离为1. 5 m ,每年更换一次灯管,5. 2. 2 调查方法,每天检查统计灯下的玉米螺成虫雌、雄峨数量,并注明当晚气象要素,结果记入玉米螺成虫灯诱记,载表(见表B. 的,5. 3 性诱,5. 3. 1 诱捕器设置方法,诱捕器应设在玉米田附近的杂草或矮秤作物田等玉米蟆栖息交尾场所。设置3 台钟罩倒置漏斗式,诱捕器,诱捕器放置于田边方便操作的田埂上。诱捕器高度,玉米拔节前底端高出作物冠层20 cm ,拔,节后距离地面1. 5 m; 各台诱捕器相距至少50 m ,呈直线排列,放置诱捕器的田埂走向最好与当地季风,风向垂直。诱芯(玉米蟆性诱剂组分和含量参见附录C) ,每30 ……

……